农大新风

官方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纪法规» 教育部陕西省规章»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

作者: 查看次数:   来源: 日期:2015-04-2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对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和重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以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管理、提升素质,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真正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2、加强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建设。坚持市县统筹,好中选优,配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队伍。抓好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重视选拔使用各条战线特别是长期在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完善交流制度,合理配置,改善结构,不断增强队伍活力。

    3、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全面落实村级组织换届政策,完善“两推一选”、公开选拔等方式,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学生、复转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干部中选任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力度,配好后进村(社区)领导班子。

    4、加强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继续做好选调生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及时吸纳优秀干部进入乡(镇、街道)党政班子。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和社区领导班子,选拔优秀村官进入乡(镇、街道)党政班子和团委、妇联等组织,力争到2012年每个乡镇有2名大学生村官任村“两委”正职或副职、1名任乡(镇、街道)副职。完善流动激励政策,畅通大学生村官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学习深造、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等渠道。

    5、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及时调整不合格党组织书记。坚持每年第四季度全面考核基层党组织,建立后进村(社区)工作台账,分析研判、分类管理、一村一策,切实解决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整顿软弱涣散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治庸治懒和行政问责,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不实、业绩平庸、责任心缺失等问题。

    二、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6、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把抓党员的学习和教育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最经常、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促进党员牢固树立“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套制度”观念,清醒认识“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改进教育方式,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拓展学用平台,采取各种形式引导党员自觉学理论、学政策、学文化、学技术,进一步提高谋发展、促和谐的能力。

    7、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解民忧、帮民富、办实事中创先争优。在农村,坚持拓展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做好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工作。在城市,不断总结提升创建“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的层次,搞好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温暖进社区和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就在你身边等活动。在国有企业,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和“四优”党员创建活动。在高校,进一步深化“坚持办学方向、服务全面育人、推动科学发展”活动,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在“两新”组织和机关、科研院所等,开展“党员岗位建功”活动。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以“三亮三比三评”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8、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视在致富能手、高知群体、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加快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逐步解决基层党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深化“双培双带”活动,切实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引导党员带头致富、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9、实施干部培训工程。加强对换届后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织书记培训。建立轮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面培训,培养一批基层科技带头人、营销能手和种养、运输大户。开展“乡土人才”、“科技标兵”、“创业明星”等评选活动。

    10、改进党员管理服务。完善党员承诺、党员中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引导党员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主动服务群众。创建服务型党组织,鼓励党员进社区、进村镇开展服务。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益,关注党员。合理需求,强化党组织服务党员功能,完善对流动党员和“两新”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服务,让党员有义务、有责任、有权利、有温暖。

    三、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功能

    11、创新组织设置。坚持分类设置组织、分类管理党员,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推广“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在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设立党支部,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将党组织向庭院、楼宇和生活小区延伸。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探索“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统筹建”等形式。加大在生产车间、工作班组、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

    12、增强工作活力。找准基层党建与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扩大党组织活动开放性,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坚持党务、政务和厂务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利用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工作平台、拓展活动空间。重视发挥党小组作用,把活动从行政村向自然村、从社区向楼宇延伸,努力使每一位党员都能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13、完善制度体系。围绕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全面落实基层党支部接访、走访、反馈群众意见等制度,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建立利益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在资源开发、征地拆迁、景区建设、劳动用工等领域完善政策公示、公众听证、专家论证和意见征询等制度。健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面的衔接联动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强化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职能,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构建覆盖面广、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

    14、提升服务质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定期蹲点调研和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完善党代表“一岗双责”联系服务基层制度,开展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接待日、党代表履职承诺活动。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乡(镇、街道)建群众服务站、农村(社区)设便民服务点、包组。(包片)干部上门办”等工作模式,拓展服务范围,延伸工作空间,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党组织对基层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指导,强化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整合区域工作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

    15、优化资源配置。以“城乡共建、和谐奋进”活动为载体,促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党建工作不断融合。建立干部培养、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经费保障等帮扶制度,推动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均衡配置。总结基层流动党员管理经验,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先进党组织帮扶后进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等工作。

    16、推广有效做法。在资源富集区推广府谷县“五联五建三统一”党建工作模式,加强组织联建、人才联动、党员联带、村企联姻、实事联办,建立有高效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干部队伍、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做到村企工作部署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考核评比统一,促进双方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17、推动党群共建。坚持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带妇建和党员带群众、党内带党外,通过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五四红旗团”、“巾帼建功”等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五、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18、坚持党要管党。各级党委要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整合力量、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19、夯实工作责任。党委书记要强化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意识,切实履行好抓基层党建的职责。县(市、区)委书记要自觉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自觉肩负起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书记带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

    20、强化监督考评。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全面考核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责任落实、任务完成和达标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党的组织、干部群众、新闻媒体监督体系,全方位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

    21、完善激励保障。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从政治、经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关心基层党务工作者,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干事、能干好事。推进农村干部“一定三有”和城市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切实落实村主要干部全年报酬不低于本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和城市社区主要干部的报酬规定,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各项待遇。

    22、营造浓厚氛围。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要加大宣传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宣传关心和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人和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营造重视、关心、支持、服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文章

Copyright@ 20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纪委、监察处 版权所有

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邮编:712100 TEL/FAX:029-87082862